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九上反切卽移切頁碼第296頁,第3字續丁孫

頿異體頾

口上須也。从須此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髭,非是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初文从大,象口上有毛;金文加『此』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十七反切即冝反頁碼第739頁,第7行,第1字述

口上須也。從須此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九上反切卽移切古音第十五、十六部頁碼第1693頁,第2字許惟賢第742頁,第3字

口上須也。

段注在口上,在頰亦得名須。而正名百物則曰頾,曰𩒹。《左傳》曰:至於靈王。生而有頾。是爲頾王。《釋名》曰:髭,姿也。爲姿容之美也。

从須。此聲。

段注卽移切。十五十六部。或作髭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(近代)錢一須(口下),頾(口上),䫇(連鬢)。

頿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581頁,第2字2陳昌治本第738頁,第2字3黃侃手批第563頁4說文校箋第377頁,第11字5說文考正第354頁,第8字6說文今釋第1276頁,第3字7說文約注第2191頁,第1字8說文探原第4418頁,第1字9說文集注第1889頁,第2字10說文標整第230頁,第7字11標注說文第367頁,第8字12說文注箋第3051頁,第1字13說文詁林第8920頁【補遺】第17352頁14通訓定聲第2347頁,第1字15說文義證第763頁【崇文】第3049頁16說文句讀第1206頁17說文新證第704頁,第1字18章授筆記第372頁,第4字19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52頁,第1字20古字釋要第851頁,第1字